网站导航

电话
短信
地图
News

开云新闻资讯

分类
都是ZARA的学徒一个要上市一个太欣新材料科技油尽灯枯UR和MJstyle的差距在哪里?时间:2024-07-13 23:38:23

  都是ZARA的学徒,一个要上市,一个油尽灯枯,UR和MJstyle的差距在哪里?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快时尚品牌UR正考虑赴港上市,筹集资金至少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亿元)。该报道还称,IPO计划仍在商讨中,公司也可能决定不上市。

  虽然IPO一事还未有定论,但这几年UR逆势开店,底气十足,已然成为国产快时尚之光。

  而反观另一国产快时尚MJstyle,虽然曾经也风光无限过,但如今已是穷途末路,在2022年就已因负债累累而申请破产清算,近两年来陆续关闭线下门店,仅剩的几家门店也常年挂着打折促销的牌子。4月下旬起,更有消费者陆续收到MJstyle官方通知,储值余额近期暂时无法使用,建议在4月30日前及时前往附近的直营门店使用掉。同一时间,MJstyle官方小程序发货也已“看运气”。

  两个品牌都是ZARA的学徒,为什么一个要上市,一个却油尽灯枯,两者的差距在哪里?MJstyle会成为UR的明天吗?

  近些年,虽然整个快时尚行业都因为业绩不佳而名声在外,但不得不承认,在早些年,他们为国产品牌好好上了一堂课,其中MJstyle和UR就是ZARA最知名的两个学徒。

  MJstyle隶属于上海笕尚服饰有限公司,正式创立于2012年,这家公司旗下还拥有TOPFEELING和FISHOP两大品牌,前者是区别于MJstyle快时尚定位的服饰精品店,后者是包括服饰、家居和办公文具等在内的大型综合零售店。成立后的短短四年时间,从0开始的笕尚已经拥有了三大品牌近500家店面。

  这家公司的董事长袁巴元,是女星张雨绮的前夫,两人闪婚的2016年,也是MJstyle线下店快速拓张的巅峰期。那些年,MJstyle是国内为数不多能与ZARA、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对打的本土企业。它的门店通常与这类国际快时尚品牌店铺为邻,为实现扩张需求,进驻各城市大型购物中心时相对大方,是各商业地产招商处的香饽饽。

  2016年,MJstyle为登陆新三板递交的《上海笕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提到,公司产品定位为快时尚,是中国快时尚行业的领导者,相比于ZARA和H&M的欧美风,公司产品为日韩风格。其中,公司产品部负责潮流趋势分析、产品规划与开发、样品设计和生产工艺设计,统计部通过销售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追踪产品市场表现,此外,产品部亦会对其他部门所反馈的数据进行调整。

  此外,笕尚看起来也要打造一个线下服饰家居业的帝国。ZARA除却快时尚服饰外,鞋履包饰以及ZARA Home等也是一大亮点。而MJstyle则在服饰之外,也打造了创意家居、潮流饰品和包饰等产品线。

  有意思的是,它还一度走在了时代前列——在部分门店设立了MJ coffee,旨在“让顾客在逛商场时就能小憩,足不出店以平易近人的价格品尝到专业咖啡”。

  2006年,曾经在广州做过外贸档口服装生意的李明光创办了UR,成为国内最早的快时尚品牌之一。也是在这一年,全球快时尚品牌巨头ZARA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售价在百元左右,漂洋过海而来的潮流时尚服饰很快俘获了一批年轻人。

  接下来的十余年间,“快时尚”风靡一时,乘着这股东风,UR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期间,UR主体公司“快尚时装(广州)有限公司”共完成了五轮融资,其中不乏戈壁创投、红杉中国、景林投资、黑蚁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还包含了两家服饰上市公司海澜之家和比勒芬音。

  UR的崛起同样离不开ZARA的引路,二者无论是在用户圈层,定价、服装款式还是上新速度上都有的一拼。UR创始人、CEO李明光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坦言,UR是ZARA在中国的验证者和受益者。

  依托快速反应的供应链,UR做到了款多量少、紧跟潮流、频繁上新,将快时尚和高效供应链管理相结合。UR在品牌定位上还做了进一步升级,定位在“快奢时尚品牌”,目标用户是20-40岁的白领群体,产品定价则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但总的来说价格要略低于ZARA。

  在线下门店选址和形象打造上,UR不仅追求“大店策略”,还要足够高端奢华。2006年,UR首家门店在广州正佳广场开业,占地超1000平方米,那个阶段鲜少有本土品牌开出超过200平大店。如今,UR已将店铺开到了上海、成都、北京、厦门、武汉、天津等一二线城市,平均店铺面积超千平,最大店铺面积达4400平方米。

  UR和MJstyle虽然都学习了ZARA的模式,但在市场扩张、品牌运营、团队管理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MJstyle创立在快时尚品牌的黄金时代,与ZARA、H&M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这就导致品牌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稳扎稳打,而必须快速出击抢占市场。

  据统计,2016年,MJstyle已在全国开设433家门店,其中仅153家为直营店,280家为加盟店。虽然加盟相当大程度上帮助MJstyle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扩张,但也加大了管理难度。

  ZARA背后有着深厚庞大的母公司Inditex集团,所谓成功的商业模式运转之下,是更成熟的自有门店、优渥的工厂资源、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等坚实基础,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对于MJstyle来说,四年数百店,且涉足多领域,其根基能有多牢靠呢?

  根据其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自2015年以来该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2015年至2019年的五年时间里,该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569.34万元、-5948.02万元、-5791.16万元、-3135.44万元和-2187.16万元,未实现盈利。

  而这背后,主要由于MJstyle根本没有跑通单店盈利模型,就急于扩张。据了解,MJstyle倾向于选择城市中心商圈或核心区域的购物中心,门店面积通常在1500平方米左右,且直营门店占比一直保持在高位。这种经营模式让MJstyle背负着高额的渠道租金、门店装修和人工成本。

  惊人的资产负债率让这家公司如同运作在钢丝绳上,虽然如履薄冰地维系了多年的表面繁荣,但最终也随着快时尚的“过气”而查无此店。

  反观UR,其创办的时间与国际快时尚品太欣新材料科技牌入驻中国的时间基本是同步的,这就给了UR足够的时间布局供应链和销售网络。

  据报道,UR在成立的前十年也是亏钱的。早年,UR采取的策略是以规模换利润。直到2014年后,UR开放了特许经营加盟,在2014年-2018年间,UR平均以每年50家门店的速度扩张,虽然开店速度提升了,但其对加盟商审核较为严格,保证了门店形象的统一性。

  除了线下门店,UR还发力线”发布的榜单,UR在女装销售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优衣库;在服饰店铺销售排行榜中排名第三,仅在优衣库、蕉内之后。

  在品牌运营方面,MJstyle几乎照搬了ZARA,用快速大量上新来追赶潮流,但导致的问题就是库存压力加大、产品质量堪忧。

  而UR则在ZARA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年轻化、个性化、性价比、线上化”,是李明光总结十多年来UR消费者的变化,而如此清晰的定位分析源于UR运营系统对于每日商品销售数据的精准分析,借此UR能够更快了解到当下畅销的风格,消费者的购物偏好,从而在产品开发与设计上及时作出调整。

  在对消费者建立精准画像的基础上,UR亦明确了自身的品牌定位——“快奢时尚”,即以快时尚的价格提供接近轻奢品质的产品。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此前从未有品牌敢提出如此大胆的设想,或许因为“高质低价”本就与商业逐利的本质相悖。

  李明光还表示,和国际快时尚品牌相比太欣新材料科技,UR还具备一个核心优势,即版型、颜色以及设计细节都更适合中国人。“过去在大家的印象中,快时尚就意味着质量不好,UR希望可以改变这种现状,提升更多人的生活品质,让他们享受到时尚体验——而不是(将时尚)局限于一小部分人。”

  此外,创始人对于品牌来说也至关重要。相比较于李明光是一个企业家的形象,袁巴元更像一个投机分子,与张雨绮的婚姻虽然为品牌带来了一定的曝光度,但也将他的私人生活展现在大众面前,因此当他在情感问题上出现不良行为时,也更容易被大众审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品牌的口碑。

  而早在2022年5月,笕尚公司法人就悄悄由袁巴元更换为另一股东应军阳,袁巴元卸任,且在主要股东中消失。在此前,袁巴元直接间接持股71.91%。

  天眼查显示,MJstyle公司目前自身风险高达455条,其中,2023年11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还向袁巴元发布了限制消费令,因上海鼎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借款合同中,袁巴元未履行偿还义务。

  纵观UR能够逆势发展,重要原因之一是对时尚潮流风向捕捉和反应速度足够快。不过,快速扩张下,UR的设计风格变化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刚开始有调性的小众品牌,逐步变成大众化的“快餐”品牌,这似乎也是快时尚品牌的通病。

  2022年,UR曾深陷“抄袭”事件,因UR当季热卖款与多位小众设计师相撞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惹来争议。

  UR还有被很多网友吐槽的一点是其所谓的“快奢”更多是体现在价格上,而非实质的品质提升。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关于吐槽UR衣服质量“以次充好”、品控不严,甚至是在官方旗舰店买到“假货”的帖子。

  如果价格的提升,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价值提升,那么“快奢”定位就可能被视为一种缺乏实质支撑的市场噱头,难以长期维系消费者信任与品牌忠诚度。

  2022年,UR推出了全新品牌BENLAI本来,因产品款式、面料,甚至是线下门店布设均酷似优衣库,被不少消费者称为“优衣库平替”。BENLAI也顺势被看作是UR开启多品牌战略的新增长曲线。

  当前,BENLAI本来尚未大范围扩张,目前其在线家门店太欣新材料科技,四大一线城市中只进驻了广州和北京。

  不过,从BENLAI本来天猫旗舰店业绩来看,销量并不算理想,两款热销T恤月销售量仅为400+件。

  UR如今已经来到了新的发展拐点,试图完成从不足百亿到千亿规模的大跨步。UR的野心是成为一家千亿营收规模的全球品牌。李明光表示“希望UR和BENLAI(本来)两个品牌未来在全球市场营收可以突破2000亿元。”

  但眼下从规模来看,UR和ZARA、优衣库依旧相差甚远。ZARA在全球的营收达到2000亿元左右,优衣库全球也超过了1000亿元。

  UR并未披露去年及今年的销售情况。今年5月,李明光曾对媒体透露,UR在2017年开始盈利,2022年UR品牌的销售已超过60亿元。2022年ZARA在全球的销售额是237.6亿欧元。

  想要达到千亿营收规模,UR显然不能只靠激进拓店,毕竟在这方面已经有前车之鉴。

  早在2016年,UR就在新加坡开出了第一家门店;目前在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海外国家拥有9家线下门店。虽然当前UR海外门店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但李明光却表示,“东南亚并不算真正的主战场,要突破欧美市场。”他将以欧美为主的海外市场,视作今年工作的重点。

  在国内市场,UR的设计和版型更适合中国人,吃到了本土市场的红利,而平移欧美市场设计的ZARA则没有顺应中国市场去做本土化创新;如今UR出海来到ZARA们的主战场,这些问题将转移到UR身上,成了其需要克服的难题。

  而眼下,时尚趋势也在不断变化。这几年,lululemon、始祖鸟等品牌掀起的运动时尚风,正成为新潮流;而超快时尚跨境电商品牌SHEIN也在近年飞速发展,这些都给UR带来了压力和紧迫感。

  快时尚的未来,仍取决于企业是否有创新创变和洞察趋势的能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UR若想真正实现蜕变,需要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时,更贴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这不仅是UR的挑战,也是整个快时尚行业需要面对的课题。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GAP已经在国内开设12家新店。从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快时尚品牌之一,到大范围关店,再到被宝尊电商收购重新规模化开店,GAP像是不断寻找自己的价值。高端化发展、与国潮元素联名……

  近日,ZARA又关闭了一批门店,涉及泉州、郑州、苏州等城市,经过这一轮门店收缩后,ZARA在部分城市仅剩下1家门店

  今年5月,UR品牌创始人、CEO李明光就在采访中透露,2022年UR品牌的销售超过60亿元,希望UR和BENLAI(本来)两个品牌未来在全球市场营收可以突破2000亿元。如今被传出赴港IPO的消息,这个被视为“中国版ZARA”的服装行业独角兽企业能否打动资本市场?

  快时尚品牌日子不好过,纷纷打起“价格战”。中国商报记者日前走访看到,ZARA、H&M开启季末打折模式。H&M方面表示,计划在下半年提太欣新材料科技供更多折扣,以提振销售。快时尚品牌依靠打折促销维持业绩,这方法可行吗?

  这不是ZARA在昆明第一次闭店,2021年5月和2023年8月,ZARA相继关闭了位于广福路爱琴海购物中心和金鹰购物中心的门店,如今大悦城ZARA闭店后,ZARA在昆明仅剩顺城购物中心一家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