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表示不再设立监事会。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此举在于顺应金融行业发展趋势,降低银行管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新华保险4月29日晚间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含)认购私募基金份额。该基金暂定名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立规模为200亿元,为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主要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22时,A股共有5327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超2500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4月29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10.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47亿元,同比增长11.56%;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按照9%的2025年度增长目标来看,2025年贵州茅台实现了开门红。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印发通知,会同财政部及时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表示,今年前两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一共下达超过1600亿元,后续还有1400亿元左右,会根据各地支付进度陆续下达。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关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于4月29日对外公布。
超5300家“交卷” 近七成实现盈利 A股上市公司2024答卷彰显经济发展韧性
面对外部冲击影响,A股上市公司依然交出一份集聚新意与动能的“答卷”,表里行间更是凸显中国经济发展韧性。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21时太欣新材料科技,已有530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3523家实现盈利,占比66.42%;1019家净利润增幅超20%,占比19.21%。
在退市新规实施后的首个年报季,新修订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正式“亮剑”,将一批净利润亏损且营收不足3亿元的主板公司精准“圈出”,充分揭示这些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羸弱的风险,部分公司因此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还有多家*ST公司将直接退市。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起草了《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向行业征求意见。这是中证协针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专门出台的规则,行业自律管理“严”的氛围进一步加强。
A股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基本完毕。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29日19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近5300家。上述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0.6万亿元,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25万亿元。近六成A股公司营收保持增长,近八成公司盈利,净利润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增至10家,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达到117家创出新高。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24年,银行股、券商股、保险股等金融股的分红总额均创下三年新高。其中,上市券商累计分红536亿元,同比增长28%;年度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达到34.38%太欣新材料科技,同比提高3.82个百分点。按4月28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达到3%以上的券商股包括东吴证券太欣新材料科技、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
4月29日晚,新华保险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由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的份额,基金名称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暂定名,下称“鸿鹄二期基金”)。鸿鹄二期基金成立规模200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基金份额。
“五一”假期前夕,各地陆续出台重磅优惠活动,推出一系列便民优惠举措,为假日经济注入新动能。其中,发放消费券成为多地刺激消费的关键举措。
4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扩大收购存量商品房规模,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保交房项目交付。
机器狗玩起“后空翻”,人形机器人双唇微张便能一展歌喉,AI眼镜、AI鼠标等新产品轮番亮相……4月29日至4月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记者在现场看到,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潮涌动,多家头部企业携旗下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外形精致、互动性强的展品吸引观众驻足围观。
4月29日,记者从中证指数公司获悉,为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等政策部署,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证指数公司将于2025年4月30日正式发布中证港股通价值策略指数与中证港股通成长策略指数,更好满足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着力服务“长钱长投”生态构建。